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

临江君

首页 >> 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 >> 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谍影凌云 大明话事人 谍影岁月 流氓太子 仙都 军旅:让你报道,你顺手抓通缉犯 红楼之庶子荣光 枭臣 御天邪神 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 
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 临江君 - 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全文阅读 - 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txt下载 - 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465章 北方士子的向往、33两白银理论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孙在丰性格直爽,有血性,虽是读书人,秉承忠君思想,但作为相交多年的好友,张英却清楚他与如今很多的读书人出身的汉官一样,一直对顺治、康熙两朝的文字狱很是不满。

别看康熙提出满汉一家亲的理论,实则只是给读书人有了台阶可下,该文字狱的,康熙一点都不含湖。

顺治朝典型的文字狱有张晋彦桉、《变记》桉,康熙朝已经发生的有明史桉、黄培诗桉、朱方旦桉。

《变记》桉最为经典,可以说是开启了华夏历史的坏头。

顺治四年,广东和尚函可身携一本纪录抗清志士悲壮事迹的史稿《变记》,被应天城门的清兵查获,在严刑折磨一年后,定谳流放沉阳。

次年,又有毛重倬等坊刻制艺序桉,毛重倬为坊刻制艺所写的序文不书“顺治”年号,被大学士刚林认为是“目无本朝”,有关“正统”的“不赦之条”。由此规定:“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,礼臣校阅,方许刊行,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”,从此诞生了清朝言论检查官。

大明的士大夫越是被朝廷惩罚,便越是得到舆论的赞扬,于是更加意气风发,大清则相反。

除了文字狱和贪赃枉法,大清的士大夫倒是少受惩罚,但不是的仁慈,而是士大夫的“死相”,可以说华夏知识分子的嵴梁,其实是在清代被折断的,从维护社会稳定来说,我大清做得确实不错,但从倡导自由开放和社会发展来说,似乎大明更具有胸襟气度。

读书人虽然懦弱,但好赖还是能分辨的。

如今,大清连京城都被占去,真皇帝北狩,假皇帝投降,已经是分崩离析,不成气候了。

连直隶、中原等地官员纷纷投奔大明,这个时候,张英的这位好友接着说衍圣公府的事情,其用意显然可知。

不外乎想试探下自己,对待大明的态度而已。看样子,是想归顺大明了!

当下,张英已经想明白了前因后果。

“不错!敦复兄,如今的天下,大明已经占有四分之三,看这形势,用不了多久,必将统一华夏,成为新一代明主!”

“大明天子虽不爱四书五经,但其真儒思想、格物致知理念依旧是儒家的范畴,且天子到处兴建学堂,实乃读书人之幸!”

说到这,孙在丰满是激动地道:“敦复兄,小弟斗胆透露一句,小弟准备率领孙家士子效忠大明,不知兄长是何想法?”

张英脸色阴晴未定,多年好友的孙在丰,将话说到这个份上,自己不表态是不行的了!

他也承认,就像孙在丰说的那样,大明真是值得投靠。

一是自己的老家已经被大明广府了,若是惹怒大明,自己张家讨不得好。

二者,刚才孙在丰所说的,朱克臧重视儒教,重用读书人,又是汉人,既然这样,自己何必还非要吊死在大清这颗已经倾覆的大树上呢?无论从哪方面说,自己总归都得为这些众多的子侄前途考虑,他们苦读寒窗,总要卖给帝王家的,既然大明如今统一华夏的大势已成,其人又是一代明主的景象,干嘛不归顺呢?

毕竟当过几年大清官员,这么快就投靠大明,礼节上会不会说不过去!

“父亲,依儿子看,这大明天子乃是一代明主!”

谁也没想到,张英正在为难的时候,站在一旁的儿子张廷玉却突然开口了。

只见他神色如常,还有些雏气的脸上,显出一丝老成来:“儿子闲暇之时,曾经看过几份南方发行的《皇明日报》,里面的内容洋洋洒洒,覆盖诸多内容,其中印象最深的,数那时事新闻版面和实用知识、广而告之等版面。”

“这份报纸上所说的,从来都是真事,我也验证过它上面说的几个事件,还真是都确有其事。”

“比如报纸上所写的时事新闻,与桐城隔长江相望的池州府张溪镇,前几年因为粮荒,百姓生活痛苦不堪,但经过大明三年的治理,不但能吃饱饭,还有些余粮。此话不虚,前些日子,我便知道城郊有好几户人家,因家中缺粮,偷渡到对面的池州府亲戚家求食去了。”

“而且,根据报纸上所说的一些耕地种植的方法,庄稼产量还真有些提高。并且,还有好多神奇的事物,日行千里的火车铁路,如一座城堡般大的海船,这些都非虚言,儿子很是期待能看见报纸上描绘的那些!”

张廷玉满脸向往之色,眼神中一副渴望,其言语中的意思,不外乎央求父亲也归顺大明。

张英却仿佛听进去了。

他想想儿子的话,的确如此啊!

大清与大明的统治几乎完全不一样。

大清统治的重点在于驭民。

未来疯传的三十三两白银理论就高度概括了大清如何驭民。

当然,朱克臧认为三两三白银还差不多,因为大清农民一年压根赚不到三十三两白银。

那什么是三十三两白银理论呢?

它是一种人为塑造的贫穷状态。

根据外国史籍介绍,普通英国农民刨去吃穿用毒后,一年还可以剩十一英镑的余钱。

十一英镑折合白银约三十三到四十四两,而一个中等水平的大清农民家庭,一年全部收入不过三十三两,换算成软妹币大概就6600块钱。

收入低就算了,可我大清农民每年的刚性支出,也就是吃饭穿衣养小孩的花费就得三十六两。

也就是说,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辛苦一年还要负债三两才能过活。

所以一遇到饥荒等变故,普通人家就会立刻破产,然后卖儿卖女。

其实几千年来,华夏的农民都过得很惨,他们的主食一直都是粗粮和青菜,肉蛋奶少得可怜,也就孕妇养胎时能多吃几个蛋,在饥荒的时候还要摘野菜吃才能度日。

哪怕在我大清所谓的康乾盛世中,民众吃糠咽菜的记载也比比皆是。

那大清的农民为何会普遍负债三两呢?

农民多努力精耕细作提产,或者盼个好年头多收个三五斗,不也就打破收不抵制的恶性循环了吗?

但这不可能,原因就在清廷身上。

每当粮食大丰收的时候,官府就增税多收,把你手里多余的银子给缴了。

如果闹饥荒的话,官府就会节税赈灾,在农民贵喊皇恩浩荡的时候,把他们手里的银子控制在三十三两。

那你说精耕细作提产,或者起早摸黑干农活,攒一攒不也就来过这个坎了吗?

这也不可能,因为你的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吧。

如果犯事了进去要不要打点一下衙役,而且你犯不犯事,也不是你说了算。

此外,找郎中看病、结婚生子都得花很多钱,如果没特殊的际遇,就凭这几个必杀技,就能把你终身的年收入控制在三十三两白银的状态。

那为什么是控制在三十三两白银,而不是三十一两三十二两或者三十五两呢?

因为收入在三十三两白银的话,农民刚好会负债三两,而一般的大清农民能借到和努力多挣的钱也就三两,刚好能保持一种生存状态。

其实这就能部分回答那个着名的历史疑惑李约瑟之问,华夏有着辉煌的科技文化,为什么在大清就落后了?

原因就在清廷三十三两白银的做法上,他让所有人都为了吃那一口饭奔波,没有人可以停下来,没有人可以思考新科技,同时人们也不会对别人产生同情。

在所谓乾隆盛世的时候,英国曾派出马加尔尼使团来华访问。

有一名跟团使者名叫约翰巴罗,他把他在大清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书,名叫《我看乾隆盛世》。

其中他记载了很多所谓盛世的真实情形,比如使团的船经过运河时,一伙看热闹的人压翻了河中的一艘小船,许多人掉进河里。

巴罗说:虽然这一带有不少船只在行驶,却没有一艘船前去救援在河里挣扎的人,我们劝说我们船上的人开过去救他们,却被船夫义正言辞的拒绝。

他的理由是当时的船速一小时七英里。

这个理由虽然对外国人来说难以理解,但让我们带入船夫的视角,它限于三十三两白银的穷困状态,一旦手停,那么口就停。

停船救人,不说一定能救起来,哪怕救起来也没任何好处,而且如果自己耽误了工作挣钱。

很可能一家人都吃不上饭,也没人可怜他们饿肚子。

最后,巴罗说:他眼睁睁看着好几个人在这场热闹中落水淹死了,因为受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。

其实在外国人眼里,大清妥妥是流淌着牛奶与蜜的富庶之地,但这次访华使团看到的只有贫穷、麻木以及暴力下农民的悲惨。

巴罗在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,当时因为不熟悉海路,首先抵达的不是原定地天津,而是浙江沿海城市定海,所以英国人需要找一个熟悉海路的领航员,把他们带到天津去,巴罗因此就找到了定海总兵。

总兵得知乾隆皇帝对英国人的来访很重视,于是痛快答应帮他们找领航员。

巴罗本以为总兵会花高薪雇人来领航,结果没想到总兵直接派出士兵,把所有从海路去过天津的老百姓全都抓来。

约翰巴罗在回忆录中说:总兵派兵很快就抓回一大群人,这些人见了总兵,一个个双膝跪地,浑身颤抖。

总督一个个审问他们,审来审去,最终找出两个去过天津的人。

不过,这两个人不愿意接受任务,因为他们早已转行,不再航海,现在都在做生意,手停口停,不想冒险,所以他们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免除这趟劳役。

但是总兵丝毫不为所动,强令他们立刻动身。

这让英国使团的人大为震惊,同时也打消了他们对大清的敬畏之心,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种子。

其实按理说,农民有钱了,大清就可以征更多的税了,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制定三十三两白银的驭民之法呢?

【鉴于大环境如此,本站可能随时关闭,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,huanyuanapp 】

这其实一切都来源于商鞅的改革,他是始作俑者,大清不过是集大成者罢了。

商鞅的逻辑是百姓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后,便会不由自主的琢磨别的事情,这样就容易出乱子。

并且实事求是的讲,大清确实算一种异族统治,他们心里也虚,所以大清皇帝们就决定贫民、弱民。

比如末代皇帝溥仪,在他写的《我的前半生》里,就提到了小皇帝的功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怎么驭民,而贫民弱民这种思路体现在实操上就是三十三两白银。

他们让百姓生活始终少三两银子,三两银子在当时可以买100斤粮食,因为少了这100斤粮食,百姓锅里的饭始终不够吃,他们每天只有疲于奔命,在贫穷、麻木、短视和担惊受怕中度过余生!

对此,张英的感受几句特别深刻,他回老家桐城多年,自然知道原本桐城所在的安庆府与长江邻居的池州府的情况差不多。

也就是去年今年这两年时间,一下子,安庆府就比对面的池州府差上不少。

池州府如今个个都面色红润,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,让安庆府的百姓很是羡慕。

常常有活不下去的安庆百姓偷渡逃难到对岸去,单单今年上半年,安庆府便有数百户拖家带口的前往池州府投奔亲友,说是那边生活好。

而这三年安庆府起码流出了五千人口!

注意,这是有户籍的百姓,能统计到的数字,还有那些没法统计的黑户呢!

为了遏制这种态势,安庆知府在长江边上布置了不少巡逻营,就为了打击非法“脱清”!

但架不住民心所向啊,就连巡逻营的兵丁自己都选择逃去大明。

因为逃去大明,人人都能吃饱饭啊!

当时的张英,很是好奇,他当时还偷偷派人打探了一下,看治理池州府的是哪位名臣,没想到,只是那边大明才科举取仕的第三十名,要真论起来,最多也就是三甲,一个同进士身份,能放个小县的知县就不错了,没想到竟然比自己还有作为。

他再一打探,才发现,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
换了是他自己去,肯定比那才取仕的书呆子要强得多。

他这才意识到,就像那《皇明日报》上说的那样,是大明体制问题,是大明天子的坚强领导起的作用。

换了谁去那个位置,都能做到这样。

于是乎,张英勐然想起自己当初的抱负,造福一方百姓。

既然如此,自己还用担心因背叛大清投靠大明,而招致身后骂名作甚?

对,就这么决定了!

看着儿子朝气蓬勃的脸庞,张英突然感觉胸口一热,他感觉又找回了自己的初心!

为官一辈子,造福几方百姓!

“既如此!贤弟,你我二人便一同好好谋划一番,归顺明主!”

张英可能也没想到,与此同时,北方各地许多读书人都在谋划以什么样的姿势投靠大明!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重生后,警花她不想嫁豪门了! 综武从武侠到仙侠乃至神话 老朱偷听我心声,满朝文武心态崩! 重生96白手起家 鉴宝:我,神瞳绔少,疯狂捡漏 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 丑女种田:山里汉宠妻无度 捐了亿万资产后,穿饥荒年代! 刚继承家主之位,获得无敌修为 不当小明星 吞噬进化:我重生成了北极狼 得罪我?王妃薅秃京城去流放! 上午毁我丹田,下午在你坟前烧纸 长生不死,从洞天福地开始 渣夫重生选白月光:他后悔了 认输吧!夫人马甲有亿点点多 重生香江飞扬人生 震惊,校花哭着跑出男宿舍! 总裁别虐了,夫人回家继承亿万家产了! 春日情话! 
经典收藏穿越大唐:当个闲王这么难 朱元璋:逆子,这皇位非你不可! 1644英雄志 阻碍大明中兴,国丈也砍,朕说的 我为大宋守国门 皇室店小二 乱世枭皇:柴荣 佛系战国 秦王本纪 特工狂妃:腹黑邪王我不嫁 王爷掀桌,毒妃太猖狂 我在明末扛红旗 重生之战神吕布 新明 囚凰 最强猛士之汉末崛起 春回大明朝 最强至尊狂兵 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 开元4316年 
最近更新无敌疯皇子,父皇跪求我登基! 饥荒年,我资助女将军打造盛世王朝 寒门帝路:从采花大盗开始 镇国秦王,我和大明与国同休 大唐小兕子:小囊君,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 铁蹄哀明 战神王爷请冷静,你我古今不通婚! 饥荒年,我粮站老板,女帝尊我护国神 大唐:开局扮演项羽,战神无双 人在树上,天降百万勤王之师 大景驸马爷 汉末大司马 诸天:从清穿造反开始 如梦令:明朝 震惊!我有军火商系统 烧锅千年烟火传 世子无双:纨绔败家子 咸鱼皇子:皇帝?狗都不当! 三国:无限物资,可乐辣翅换二乔 穿越三国,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 
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 临江君 - 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txt下载 - 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最新章节 - 南明:我可以建造奇观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